IMG_2502.JPG

 

  我知道陳珊妮很久了,但從來沒有特別喜歡她的歌,對她的印象就是常常擔任音樂製作人,在很多歌手的專輯裡也常看到她寫詞、寫曲,2019年當了金曲獎評審團主席。

  2018年,安溥在小巨蛋的「煉雲演唱會」,唱了陳珊妮的〈紅眼睛〉,那可能是我少數聽過的她的作品。

  我仔細回想,真正讓我開始注意她的歌,應該是她為《灼人秘密》電影製作的同名主題曲〈灼人秘密〉。看完吳可熙演的Nina後,覺得〈灼人秘密〉真是再恰當不過,尤其當公主唱到「好好活著就能被拯救的,對吧?」總覺得心裡有某塊被打動。

  接著是她擔任安溥單曲〈Zoea〉的製作人,我其實聽不太懂那首歌要表達的意思,只覺得「這音樂也太前衛了吧!」第一次聽到流行音樂裡有嗩吶,公主說這首歌是「後工業」的歌,我也聽不懂,希望多聽幾次能更懂一點。

  之前看到有歌迷對於公主的評價是,她總是走在太前面,快得讓人跟不上,常常聽不懂她的音樂。她不覺得應該要定義自己走什麼路線,因此她的作品風格是多變的,你沒有辦法找到「很陳珊妮」的歌,因為首先你必須定義什麼是「陳珊妮」,而這個定義就是不去定義。

  與〈Zoea〉差不多同時,她發表了自己的新專輯《Juvenile A》。我首先被專輯裡〈成為一個厲害的普通人〉的歌與MV震懾。這首歌是為了2018年11月24日同婚公投的結果而寫的,那是我第一次投票(九合一選舉),還有公投票。

  那天,看到公投的結果,同溫層的心都碎了,第十案「民法婚姻應限1男1女」同意(765萬):不同意(290萬);第十一案「不應在國中/小對學生實施同志教育」同意(708萬):不同意(341萬);第十二案「以民法婚姻以外的其他形式,保障同性生活權益」同意(640萬):不同意(407萬)。原來自己是反指標,原來這個社會對於同性戀依然充滿惡意,並沒有因為已經21世紀而有所改善。

  〈成為一個厲害的普通人〉末尾,公主輕輕柔柔的唱著「我要成為自己,拒絕被世界改變。可以的,我們可以的。」不是你可以的,也不是我可以的,而是我們可以的,幾乎要讓人落淚。歌中有一段呂士軒的饒舌搭配公主的歌聲,只能說恰到好處,透過不同的音樂形式,在同一首歌裡對話、陪伴彼此,一起變成厲害的普通人,帶給失望的人很大的安慰。

  而後,因為她跟青峰差不多時間發表專輯,一起上了hito流行電台的節目,好幾集,聽他們聊天、互相介紹最喜歡對方新專輯的哪首歌等等,於是我把她整張專輯找來聽過一遍,又一遍,再一遍。12月的時候,決定要買她在Legacy加場的演唱會門票。

  整整兩個月,我只要有時間就會多聽一下她的這張專輯,還有先前的專輯,深怕歌沒聽熟,到時演唱會不知道在唱什麼,那樣會很尷尬。幸好這麼做還是有點用處的,雖然不見得知道歌名,但至少大部分的歌我都聽過。

  我以為在Legacy這種小場地,人又不多,票也不貴,頂多中規中矩,其實也沒有抱太高的期待,沒想到公主與她的團隊卯足了力氣在製作這場演唱會,無論硬體設備、燈光效果、視覺影像,我都覺得非常精彩,也非常驚喜。

  探討當代人喜歡用各種app修圖的〈恐怖谷〉,攝影師真的拿手機修圖軟體,當場轉攝台上的表演者、台下的觀眾,每個人都被修圖,真的很有意思,雖然台下大家都戴口罩,效果沒有那麼好,公主看了看還說有點可怕,但也是難得一見的場面啦。

  〈戰神卡爾迪亞〉是在描述躲在電腦螢幕後面當鍵盤戰神的酸民心態,她一邊唱,後面的大螢幕除了她的即時影像以外,直接把酸民對她的攻擊以彈幕的形式呈現,對此我是非常讚嘆的。那些罵人、傷人的字句就這樣赤裸裸的印在她的「臉」上,這麼多年以來,謾罵批評不曾少過,但今天的她依然站在舞台上唱著,讓我感覺她才像個戰神,用自己的能力冷冷嘲諷那些批評的話語。

  〈35〉講著沒有祕密、被探聽大小私事的人們,大螢幕甚至出現1984,紅色警戒雷色光束打在公主與觀眾之間,攝影機對準台下,意味著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被投射到大螢幕上監控,「排列整齊的男男女女」,讓人覺得有點毛骨悚然,但這確實是科技時代的現實,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  〈玉女穿梭〉諷刺網美圖文不符,大家都長得很像,發文還不忘用大量hashtag掩蓋內容空洞的事實。這首歌很有意思的地方是,主歌的部分全部用京劇的唱腔,搭配琵琶的聲音,副歌則輕輕唸出那些hashtag,#愛情語錄 #心靈雞湯 #堅持 #感恩 #做自己,能夠這麼輕盈優雅的諷刺社會現象的歌手,大概只有陳珊妮。

  前面提到讓我認識公主的幾首歌,這次演唱會都有唱。呂士軒受邀當嘉賓,是個非常可愛又多話多煩惱的普通人,很執著於跟大家分享他刷油漆的經驗;八十八顆芭樂籽的主唱阿強當嘉賓,全場一起合唱我非常喜歡的〈Oh〉,爵士風格的歌曲好適合一邊搖擺一邊喝酒;傷心欲絕的主唱許正泰好高,第一次看到有人在台上蹲著唱歌,他不擅言詞,所以互動也很少,但公主說他很擅長發過長的文章,長到讓人覺得囉嗦,甚至讓公主有靈感也寫了一篇「囉嗦體」的文章,當作她跟許正泰合唱〈你要去哪裡〉的引子。

  最後分享讓我印象深刻的talking。在〈成為一個厲害的普通人〉之前,她說,1/12那天,看到很多在地方努力的人們,道歉,說著是自己不夠努力,她聽了很生氣。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即使努力還是沒有辦法成功的事?她認為,並非努力就能成功,努力只是讓你比較趨近於成功而已,還有其他外部因素決定你會不會成功,因此,我們應該重新定義成功,否則只會讓那些掌握權力、知識的人更加傲慢。

  另外,她也說,她覺得這個世界上多的是沒有朋友但活得好好的人,譬如陳珊妮。我們不應該教導下一代要外向、熱愛社交,這樣會讓不喜歡或不擅長交朋友的人因此有了被霸凌、排斥的理由。一旦定義何謂好的、對的、正常的,未符合標準的人就會變成異類,如果沒有辦法欣賞、接納各人的差異性,就容易有人受傷,沒有朋友不代表不好,有的人喜歡交朋友,而有的人不喜歡,僅此而已。

  我很喜歡最後她朗讀辛波絲卡的詩〈時代的孩子〉,提醒我們一切都是政治的,政治從來不會與你無關,無論你想不想,它早就無孔不入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,因此我們的每一個選擇、關心什麼或不關心什麼,都決定了我們想要怎樣的未來。

  公主的演唱會是非常累人的,因為資訊量非常龐大,她用盡各種方式逼你思考。要看,要聽,要叫,要唱,要思考,但我喜歡。音樂不會只是音樂,它與政治、社會,乃至個人密切相關,沒有認真過生活、時刻思考的人,是寫不出好歌的。公主不只自己思考,她要大家跟著她一起思考、一起前進,在我心目中,她是不斷推著社會向前進的人,用她所熱愛的音樂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my 的頭像
    Amy

    咪子的蘑菇屋

   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