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課堂上老師說道:「你們不覺得Line的『已讀』功能蠻不便利的嗎?甚至可以說是干擾。」(其實不只是Line,FB、Whatsapp等等都是)

 

    確實阿,當我們傳了一則訊息給對方,就會被這個小小的對話視窗制約,我們在「等」。在等對方的回覆,倘若對方百忙中不小心點開訊息卻還沒空回覆,Line就會「很貼心的」幫那則訊息蓋上「已讀」的印記。而當你看到被已讀而沒有被回覆時,心中應該不會太舒服,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不被重視,而不會為對方辯解也許他正在忙。

 

    是吧?

 

    今天講課進入了工業革命的時代。曾有一個人被譽為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,那個人就是賈伯斯。但老師說,智慧型手機的發明跟工業革命時火車的發明相較,他倒覺得火車的發明對人類的影響大得多。

 

    確實,智慧型手機讓我們能隨時隨地上網,查資料、聯絡事情、視訊通話、收發email等等,有數不清的功能,一機搞定。

 

    我想起村上春樹的作品《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》中,沙羅說道:「試想起來,真不可思議。你不覺得嗎?我們基本上一方面活在不關心的時代,卻被這樣大量有關他人的資訊所包圍。只要想的話,就可以簡單取得那些資訊。然而雖然如此,我們對每個人其實幾乎甚麼都不知道。」

 

    我們每天花了大量的時間在滑FB、IG,也花很多時間在po文抒發情緒、講垃圾話、美食文、旅遊文、政治文、轉貼新聞等等。為什麼這些社群網站能始終佔有人們生活的一部分?從最早我接觸過的無名小站乃至於陪伴我七年左右的FB、現在同時也在使用的痞客邦、IG。因為這些社群網站提供一個平台,讓我們都能輕易地成為「創作者」,我們擁有自己的虛擬空間,不必有大學問才能讓人看見,只要有一些網路世界的「好友」就夠了。於是呈現一個循環,受到外界刺激(無論好的壞的)→po文→期待別人按讚、留言→回覆→按讚、留言→再回覆……→下一個刺激→po文→別人按讚、留言→回覆……

 

    臉書讓我們不再抬頭看到別人真實的臉龐。

 

    我們看了很多別人的當下心情、所思所聞,在網路上熟絡得不行,但真正見了面卻尷尬得沒有話題可以聊;我們用按讚表示對好友的關心,但卻喪失開口問候的能力、想閒聊近況卻不知如何開頭;甚至,我們期待了很久終於能碰面吃飯,仍然一坐定位就拿起手機滑呀滑,倒沒有甚麼重要的事,只是習慣,那只是一種習慣。

 

    當有一天發現自己深陷「各種公事、FB社團通知、按讚留言通知」無法自拔時,早就被這個通訊(或社群)軟體給綁架了,平常有用FB習慣的人,誰能很灑脫的說要關掉FB而生活不會造成太大的改變?我就做不到。

 

    如此便利的通訊工具出現以前,人們只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完,總是有屬於自己完整不被打擾的時間,然而現在手機有上網功能後,三不五時就會查看一下是否有遺漏的訊息,倘若沒有帶手機在身邊更是會搞得心神不寧、六神無主的。

 

    每天早上我要坐捷運再轉公車,通車一小時到學校上課。車上總是靜得只有毫無感情的女聲廣播:「XX站,左側開門。」人們手上的書本換成手機加耳機,百無聊賴地接收各種不見得有用的訊息。

 

    便利的背後我們真的因此關係更為緊密嗎?我們真的有因此省下很多時間嗎?還是反而花了更多時間在不必要的事情上?反而變成科技的奴才呢?

arrow
arrow

   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